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紫外线消毒器的机理与杀菌作用

2025-04-01 13:16660

(一)紫外线的物理特性


1.紫外线的能量


紫外线作为横向波在空间传播,其传播速度(c)是每秒振动的频率(f)和波长(入)的乘积,公式:c=f。释放的能量以光量子的方式表现,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其光量子的能量不同。


2紫外线的传播紫外线为直线传播。


3.紫外线的穿透性


紫外线对不同物质的透过率不同。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不能透过杀菌紫外线,石英玻璃可透过80%以上,一般塑料的透过率很低。聚氟亚乙烯树脂薄膜(厚度01mm)可透过60%左右的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,乙烯共聚脂膜(厚度0.1mm)可透过40%;杀菌紫外线对水可穿透2cm。紫外线在空气中传播时,可被悬浮的粒子阻挡。


4.吸收


紫外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可被吸收,转变成物质的内能,而不易穿透物体深部,故紫外线照射只能杀灭物体表面的微生物。


5.反射和聚焦


入射的光线可在两种媒质界面处产生反射;人射的光线在进入第二种媒质时发生折射。各种材料对杀菌紫外线(254nm)的反射系数不同:氧化镁为80%~93%,抛光铝为 60%~90%,白漆为 46%,白石灰为 40%,白瓷砖为 4.7%。根据此特性可选择紫外线灯具的反射材料。


(二)紫外线的杀菌机制


紫外线主要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途径杀灭微生物。


1.直接作用


杀菌力较强的波段为250.0~280.0nm,通常紫外线杀菌灯采用的波长为253.7nm,紫外线能直接作用于生物细胞,广谱杀菌效果比较明显。


(1)对核酸的作用


在紫外线的照射下,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(TT),在RNA上形成尿嘧啶二聚体(UU),从而使DNA和RNA失去复制能力,导致微生物死亡。


(2)对蛋白质的作用


紫外线对蛋白质的作用较小,它可以被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所吸收,从而破坏这些化学基团,导致蛋白质变性,使其失去功能。


2.间接作用


紫外线能通过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产生臭氧,其中波长峰值为 185nm的紫外线产生的臭氧量最高。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,可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,影响微生物的代谢,导致微生物死亡,从而杀灭细菌。


(三)紫外线的杀菌作用


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在254nm左右。每种微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紫外线死亡剂量阈值。杀菌剂量(K)是照射强度(I)和照射时间(t)的乘积,即K=I·t在紫外线光源的强度高于40μW/c㎡时,高强度短时间或低强度长时间的照射均能获得同样的效果。一般来说,革兰阴性菌对紫外线最敏感,其次为革兰阳性菌,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抵抗力最强。病毒也可被紫外线灭活,其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孢之间。


对紫外线高抗的有枯草杆菌芽孢、耐辐射微球菌和橙黄八叠球菌,中抗的有微球菌、鼠伤寒沙门菌、乳链球菌、酵母菌属和原虫,低抗的有牛痘病毒、 HIV、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普通变形杆菌、军团菌、布鲁尔酵母菌和T3大肠杆菌的噬菌体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株已被用作紫外线消毒指示杆菌株。
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次氯酸消毒液跟酒精消毒的区别
次氯酸消毒液更安全,无毒无味,可用于空气、环境、物品表面以及全身皮肤消毒。而酒精消毒的话,易燃,长期大量使用会有一定刺激

0评论2025-03-2873

北京市中医诊疗器具消毒灭菌规范(试行)
针灸针具1.1本规范所指针灸针具是指中医诊疗中可重复使用的毫针、耳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长圆针、小针刀、三棱针等,以下统称针灸

0评论2025-03-1766

医疗器械消毒剂通用要求(GB 27949-2020)‌
医疗器械消毒剂通用要求(GB 27949-2020)‌

0评论2025-03-0557

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标准 应用稀释法
WST 798—2022

0评论2025-02-16126

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
WS 506—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.pdf

0评论2025-02-13106

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标准 应用稀释法
消毒剂消毒效果定性试验标准 应用稀释法:WS/T798—2022

0评论2025-02-1191

现场消毒评价标准
WS/T797—2022现场消毒评价标准

0评论2025-02-1183

WS 628—2018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
WS 628—2018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技术要求

0评论2025-02-1188